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经济观察丨软硬兼施 四川水运谋“逆袭”

  • 2022-04-27 06:03:29 来源:川观新闻

四川在线记者 王眉灵

四川全省水运通航里程超过1万公里,居全国内河第四、长江沿线第三;各类运输船舶近4500艘,居全国内河第八、长江沿线第三。与之相对应的是,2021年,四川水运货运量在全省交通货运量的占比远低于全国平均值,水运货物周转量仅占全省综合交通的9%,低于长江沿线11省(市)20.6%的平均值。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实现突破?

近日,《“四川水运发展突破年”实施方案》经省交通运输厅审议通过,即将印发。

不久前,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经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近日和重庆市联合印发。

对内提升、对外携手,两个方案都指向水运发展。四川水运现状如何?近期将如何突破?记者进行了走访。

短板在哪?

航道通行效率低,运输组织能力有欠缺

“这些年水运发展成效明显,但在四川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仍是‘短板’。”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摆出两个关键数据:2021年,四川水运货运量5400万吨,在全省交通货运量占比不足3%,远低于全国14.5%的平均值;水运货物周转量265亿吨公里,仅占全省综合交通运输的9%,低于长江沿线11省(市)20.6%的平均值。

四川全省水运通航里程超过1万公里,居全国内河第四、长江沿线第三;各类运输船舶近4500艘,居全国内河第八、长江沿线第三。水运具有优势,缘何发展滞后?

先看通航条件这一硬件。虽然全省通航里程破万,但四级及以上高等级航道占比仅为16%,远远低于重庆、湖北、安徽等长江沿线省(市),航道标准低,船舶在枯水期不得不减载运行。比如岷江,丰水期1000吨船舶可满载通行,但全年一半左右时间只能通行500吨级船舶。其次,四川内河多属山区河流,陡涨陡落,全流域高差大,为了适应通航,沿线布设了多个枢纽梯级,比如,嘉陵江在四川境内有14个梯级,金沙江翻坝转运体系建设滞后,大多数货物翻坝仍需货车转运,客观上增加了水路运输成本,水运比较优势难以有效发挥。

嘉陵江上船队通行(四川省航务海事中心供图)

再看运输组织能力。全省船舶虽多,但45%为老旧船舶,大部分载重为200吨左右,不适合中长途运输;航运企业“小散弱”,运力达万吨以上的企业仅占全省货运企业的15%;港口集疏运体系不完善,除泸州港外,宜宾港、广元港等还没有进港铁路,水运与产业发展没有形成良性互动,全省港口吞吐能力9000多万吨,但却“吃不饱”。

虽然客观条件有约束,但发展从未却步。2021年,四川已连续6年完成水路交通投资超50亿元,港口吞吐量同比增加50%,铁水联运集装箱量同比增长18%。今年,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将2022年确定为“四川水运突破年”,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重点保障,全方位支持四川从内河水运资源大省向水运大省,再到水运强省转变。

在业内看来,四川水运发展正面临难得机遇。

“双碳”目标提出后,公(铁)转水步伐明显加快,交通运输部、四川省要求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提出“铁水联运年均增长10%、水路货运年均增速超过2%”等战略目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方面,成渝地区正在全力打造全国交通“极”,川渝同处长江上游,携手发展水运是必然。“现在,我们需要跑出‘加速度’。”上述负责人说。

如何突破?

聚焦内河,今年重点发展嘉陵江和金沙江

4月9日,广元港新购买的10艘散货船经长江、嘉陵江溯流而上,抵达目的地。四川省航务海事中心与长江海事局、重庆市交通行政执法总队携手开辟“绿色通道”,减少船舶过闸时间,船队仅用时7天就走完了860余公里水路,提升效率1/3。这批船将为广元港新增运力3000吨,嘉陵江运力不足的难题将得到缓解。

“运力直接翻倍!”广元港集团董事长徐勇高兴地说,嘉陵江自2019年全江复航后,货运需求逐年上涨,以前公司船少,周转不过来时还要租借。

嘉陵江全江已建15个梯级,涉及6家业主单位,跨越四川、重庆两省市,船舶过闸需多次申报,以前从广元港红岩作业区下行至重庆嘉陵江河口需要15天左右。去年,四川、重庆携手,建立起通航建筑物联合调度机制,实行“一次申报、全线通过”,货船航行整体时间缩短了1/3,其中下行时间缩短至7天。省航务海事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在优化联合调度成果,有望将下行时间压缩到5天以内。

据测算,今年,嘉陵江水运货运量将提升20%左右。“今年,嘉陵江、金沙江是内河水运突破的重点。”省航务海事中心负责人说。

嘉陵江是四川进入内陆腹地最深的江河,可辐射广阔的西部区域,包括甘肃、陕西等,沿线又途经南充、广安抵达重庆,汇入长江,目前已达到四级航道标准,是纵贯东西的一条“水上高速路”;金沙江是长江上游一条重要支流,在四川境内辐射攀西地区,是钢铁、矿石等大宗物资出川出海的重要通道。据省交通运输厅前期调研,这两条江的货源条件也足,仅金沙江就有适水货物约7000万吨、嘉陵江约1000万吨,涵盖钢铁、非金属矿石、石油、粮食、砂石等,运输需求十分旺盛。

有了航运基础条件,进一步提升通行能力和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是关键。

船舶行驶在向家坝航电枢纽(四川省航务海事中心供图)

四川省已经确定,今年启动嘉陵江、金沙江向家坝至合江门段夜航助导航标志建设,预计明年建成投用,届时,两条江夜晚也可走货船。

为突破金沙江翻坝“瓶颈”,川滇两省交通及航务海事部门、三峡集团携手推进,去年向家坝升船机单日通货量已破1万吨。今年,金沙江翻坝转运体系规划、设计和建设都将有新进展,有望完成向家坝左左翻坝系统前期工作,乌东德、白鹤滩等枢纽翻坝转运系统的前期工作也将启动。

如何挖潜?

综合施策,用3年左右实现水运振兴

力争岷江东风岩航电枢纽工程开工——这已列入了今年四川公路水路建设的“项目清单”。据了解,四川省21个、总投资600多亿元的水运建设重点项目纳入了交通运输部“十四五”水运规划,省交通运输厅按“一江一策”原则,对岷江、嘉陵江、金沙江、渠江、涪江5条重要江河,建立起“项目储备库”,加快推动前期、推动落地。

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将让全省通航条件有质的变化。比如,去年,历经10年前期准备的岷江老木孔航电枢纽,实现了实质性开工,若今年东风岩航电枢纽如期开工,岷江航电综合开发工程的4个梯级枢纽、航道整治则都进入建设期,“长江黄金水道”向上延伸160余公里指日可待,可常年通行1000吨级、丰水期3000吨级船舶,届时,成都平原将有一条通江达海的水上大通道。渠江航运达标、涪江流域复航,也将通过这些项目实现。

提升硬件,多个完善集疏运体系的项目被写进《“四川水运发展突破年”实施方案》:宜宾港进港铁路建设,南充港、广元港张家坝作业区集疏运公路建设……

方案提出,今年要新增高等级航道110公里,加上去年新增的100公里,可提前三年完成交通运输部下达四川省的“十四五”高等级航道目标任务,实现新突破。

业内一直呼吁推广标准化船舶。一位航运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条江的水文条件、船闸宽窄都不一样,比如嘉陵江适用500吨级船舶,大船装不满,小船又装不下,“船型不经济,成本就变高了。”这一难题在嘉陵江有所突破。前不久,由省航务海事中心牵头设计的嘉陵江标准船型已经定稿,即将正式发布,用于指导船舶公司造新船。

推广多式联运,优化运输结构,降低综合运输成本。上述方案还提出,引导大宗货物中长途运输“公转水”,持续开行嘉陵江—长江干支联运航线以及宜宾、泸州到长江中下游港口航线,构建辐射滇黔甘陕疆多式联运体系;大力发展铁水联运,加强泸州港与成都国际铁路港集货班列联动,推动“成都—泸州—武汉”等铁水联动班列常态化开行;向四川时代等重点企业提供专业化运输服务等。

泸州港繁忙的港口前沿作业平台(四川港投集团川南港务公司供图)

川渝共建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将在完善港口功能、优化运输组织等方面携手,让港口成为多式联运型物流枢纽,服务城市产业,大力发展成渝地区区间航运,打造长江“干支结合”航运体系,畅通江海直达航线,共同开行运营“川渝外贸快班”等。

政府将拿出“真金白银”:省交通运输厅正在积极推动省级层面出台水路运输发展支持政策,在水运绿色发展、运输结构调整、集装箱和多式联运发展等方面给予鼓励和政府补贴。

“今年突破、明年巩固、后年振兴,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四川水运振兴。”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每年可吸引新增1500万吨货物走水路,碳排放减少90万吨/年,物流成本节约30亿元/年;到2025年,全省水运货运量在综合交通货运量占比提高到12%,货物周转量达到15%。

标签: 软硬兼施 经济观察

推荐阅读

河北省半导体产业联盟在石家庄成立 推动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5月31日,河北省半导体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石家庄举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第...

宁波六部门联合发布楼市新政 持续开展房地产领域风险防范化解专项行动

昨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公安局、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宁波银保监局、市...

去年福州空气质量优良率100%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59

记者30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去年,福州市环境质量状况保持优良,空气质量优良率100%,党政领导生态环...

南浔优化普法队伍唱响“法治好声音” 营造“法治广播村村响”的良好法治氛围

前不久,南浔区司法局法助共富法护平安普法讲师团联合菱湖司法所在竹墩村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

广西交警严打“买分卖分”违法行为 维护交通违法记分制度和驾驶人合法权益

5月25日,记者从自治区公安厅交警总队获悉,5月起至12月,全区公安交管部门将开展打击买分卖分违法行为...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时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