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正文

湖北多元化筹资103.2亿元保护修复三峡生态成效显著

  • 2021-08-10 10:24:38 来源:湖北日报

生态是典型的公共资源,如何破解保护修复的投资难题,避免“公地悲剧”?8月4日从湖北省财政厅获悉,截至今年上半年,湖北多元化筹资103.2亿元,有效破解湖北省长江三峡地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投入难题,成效显著。

从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和系统出发,2018年,我省将恩施巴东县、宜昌市、荆州松滋市作为长江三峡地区一个整体,成功申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以“保障一江清水东流”目标,统筹兼顾“治水、护岸、修山、良田、绿城、保林”等任务,探索全流域、全方位、全过程生态保护修复的“湖北模式”。

多渠道统筹资金

该试点实施63个项目,总投资103.2亿元。除了中央资金20亿元“铁板钉钉”,余下的83.2亿元成为“拦路虎”。如何统筹资金?

用好中央奖补资金。截至今年6月底,该试点累计到位中央奖补资金20亿元。

落实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按照“渠道不变、责任不变、统筹集中、各计其绩”的原则,我省统筹国土综合整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多项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出台省级配套资金筹措方案,明确了资金筹措原则、渠道和方式。承担工程试点任务的市、县(区)两级财政部门将生态保护修复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统筹使用各类财政相关资金。我省地方财政资金累计到位39.1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8.58亿元。

积极对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宜昌市已向省财政厅、财政部积极推荐季家湖保护综合治理工程和昌耀磷石膏综合利用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8.8亿元,最大限度争取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支持。

大力引入社会资本。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采取PPP、BOT、EPC等模式,发动和组织社会资本参与试点工程,深化与三峡集团等央企合作,打通项目落地“最后一公里”。猇亭区在污水处理、水生态修复等项目,引进三峡环保基金,施行“投融建管营”一体化模式,探索项目融资新机制。截至今年6月底,宜昌市累计筹措社会资本36.7亿元,已超过计划投资总额。

发行绿色债券。截至目前,宜昌市共获批3支共计50亿元绿色债券基金

借力民间资本

宜昌市夷陵区督促辖区内28家民营矿山企业总投资2000万元,完成17家闭坑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复绿630亩。宜都市松宜矿区通过当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对弃渣进行清运回收,加工处理成机制砂,“变废为宝”,解决了矿区生态修复资金的难题,并被生态环境部列为“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修复案例”。

枝江金湖经过治理修复后,水质改善,鱼虾成群,成为鸟儿天堂;宜都市贵子湖曾经臭气熏天,经治理后成为风景宜人的生态湿地……经过多年建设,试点推进顺利,成效明显:完成水土流失防治面积355.48方公里、修复废弃渣堆采坑336.99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66%、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64.8%,“化工围江”企业“搬、转、改、迁、升”124家……国家批复的24项绩效指标均达到时序阶段目标。其中,三峡地区采矿塌陷区治理、水土流失防治面积、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等3项工程绩效指标,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劣五类水体、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等13项监测指标已提前完成三年总目标。(记者 张爱虎 通讯员 李磊)

标签: 保护修复 公共资源 多元化筹资 修复工程

推荐阅读

全球微资讯!吃花生能软化血管、清除垃圾?看完后,多年的疑问解开了……

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秋天正是食用坚果的

天天最资讯丨别让你的骨头比你先老!做好这几点,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说起骨质疏松很多人都对它有很大误区,认为:骨质疏松老年人才会得

“退款”冲上热搜!网友:是不是玩不起

10月31日晚“双11”大幕正式拉开 退款 这一话题冲上热搜第一!与往年

视讯!“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发布

11月1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大

当前消息!才22岁,女孩突发脑梗!这个位置千万别乱按!

胳膊疼、颈部酸胀……这些小毛病街坊们肯定碰到过轻一点的就自己擦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时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