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正文

“你选书图书馆买单”阅读服务日趋普惠 广州探索让阅读从平面走向多维

  • 2021-09-01 10:11:13 来源:南方日报

今年的南国书香节虽已闭幕,在羊城掀起的阅读热潮却余韵未消。

当“你选书图书馆买单”的阅读服务日趋普惠,读书可及、可得,自然而然融入了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而阅读服务要提质,数字化建设是必然选择。在数字化阅读日趋普遍、有声书等新阅读方式陆续出现的当下,自2012年提出建设“图书馆之城”的广州,又在思考如何在全市层面建立统一的数字化资源平台。

节庆

打折、免单、图书馆买单

每年的南国书香节,都是广州读书人期待的狂欢。更实惠的购书价格,更多样的阅读文化活动令人期待。

今年的广州分会场也没有让爱书人失望。读者到指定书店购书可享打折优惠;“羊城书展”小程序在线上推出为100位幸运读者清空购物车的免单福利;作为南国书香节的品牌活动之一,“读者书店选书—图书馆买单—读者到馆借阅”模式的“你选书我买单”活动也如约而至。

打折、免单、图书馆买单,不难发现,这一系列活动都在降低阅读成本。知识能够创造的价值是无价的,但在这里,获取知识的成本很低。甚至是免费的。今年南国书香节期间,由广州公益阅读组织的9场线上活动陆续上线,作家、学者、教师线上开奖,解读优秀作品,研讨经典书目,内容涉及文学、历史、教育、健康等多重主题。

在去年,仅广州公益阅读组织就与广州各类阅读组织合作举办了654场公益阅读活动,惠及53.4万人次。

底蕴

被图书馆“包围”的城市

培植全民阅读的沃土,“图书馆之城”的建设功不可没。

“90后”广州人李桐与图书馆结缘于小学二年级,在广州市少儿图书馆开办第一张读者卡后,她的大量阅读书籍都来自于图书馆的资源。“有些出版年代比较早的书只有图书馆才有,市面上无法购买,另有一些装帧精美或部头较大的书价格昂贵,个人购买实在不划算。”

去图书馆已经成为李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很多广州人周末充电学习的选择。“周末的图书馆经常爆满,往往需要提前一两天预约入馆。”李桐已经相当熟悉入馆流程,“早上去晚了自习桌是没有空位的,带一张旧报纸在书架间席地而坐是常事。”

“这也是好事。”她又补充道。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广州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注册读者量总计达396.79万人,注册读者率为25.92%,首次超过全市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在广州市公共图书馆评出的2021年度的10名“好读者”中,既有垂髫小儿,也有黄发老者,年龄跨度从4岁至73岁,涵盖了学生、教师、企业职工、退休人员等职业身份,图书馆惠及读者面的广泛可见一斑。

其实,广州的图书馆资源也曾面临“不够用”“不平均”的困扰。拥有丰富文化服务资源的老城区、中心区,如何与文化资源较为匮乏的非中心区实现资源共享?

资源的流动性是痛点。因此,广州在全国首次以地方法规的形式,明确建立在全市以广州图书馆为中心馆、各区设分馆;在各区以区公共图书馆为区域总馆,镇、街道公共图书馆为分馆的图书馆总分馆制体系。

凭借这个体系架构,全市的图书文化资源可以跨区域、跨上下层流动。截至2020年底,广州共在169个镇街范围内建立了实现通借通还且面向所有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共图书馆(分馆)294个,比2019年增加了48个,全市图书馆覆盖率达96.02%,平均每5.2万人就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分馆)。

不仅如此,阅读“自由”还在广佛同城实现。2020年10月18日,坐落于南海地铁金融城—南海天河城的广佛同城首家共建图书馆——“阅读家”(广州图书馆南海天河城分馆)揭幕,正式和广大市民见面并投入服务。佛山人在家门口就可享受广州的图书资源,实现双城图书借还自由。

遍布城市的图书馆让阅读触手可及。2020年度的《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报告》显示,广州全民阅读指数已连续4年居全省首位,广州的公共图书馆阅读行为指数领先全省其他城市。

普惠

人在家中坐书从馆中来

不仅如此,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广州不断将阅读服务的普惠性推向人心深处。

如今,广州图书馆推出“送书上门”服务已经三年有余。读者足不出户便可享受公共图书馆资源,仅需在家中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网站在线上选择“送书上门”,支付寄递邮费就可在广州行政区域内的任何地方借还书籍,当日15时前下单次日便可送达。

最近,广州图书馆又在此基础上推出一项便民服务——面向残障人士推出“优惠读者证”。“优惠读者证”除了具备普通读者证对应的借阅功能外,还享有额外优惠,每年可免费使用线上借、还书寄递服务共计24单。

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无差别阅读服务,广州践行已久。2001年,广州图书馆在全国率先开办盲人阅览室,采购智能听书机,启动了“盲人数字阅读推广工程”。自2014年起,广州图书馆便开始尝试为视障人士提供无障碍电影专场服务。

搬入现址后,广图北一楼设置了专门的视障人士阅读区,提供了可供盲人读者使用的电脑以及多种辅助阅读的设备。

广图的老读者张文东见证了这一切。18年前,患有先天眼疾的张文东走进了广州图书馆,坐在盲人电子阅览室里用专用的读屏软件查阅与视力相关的资料;18年后,张文东已是广图视障读者委员会的委员,与馆方共同推进着视障人士的口述影像公益服务。

让服务均等,让阅读普惠,城市的温度在此,全民素质的提升也在此。

破界

阅读场景不仅在图书馆

当数字技术与互联网拥抱阅读,阅读的既有边界被不断打破:阅读载体由纸质向电子产品转移,阅读场景不再受限于图书馆、书店、学校、家庭等空间,有声书等阅读方式的铺开让阅读从平面走向多维。

新鲜出炉的2020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去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4%,三成以上的成年国民有听书习惯,有声阅读规模持续扩大,听书介质日趋多元化。

这是阅读向市民再近一步的机会。当更多阅读服务上云上线,手机便是图书馆,图书资源数字化后,瞬间便能直抵读者手中。

在天河区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及数字阅读推广被定位为图书馆发展和开展服务的主要方向,一批天河云学习中心、天河区地方文献数据库、古籍在线阅览平台等本地特色数字服务平台陆续上线。

其中,“天河云学习中心”为读者提供包含12个学科的9万余集视频,可供用户互动交流且终身免费;“天河移动图书馆APP”提供主流报纸400种、全文下载图书130万册,微信公众号推出有声图书6000小时。

阅读服务要提质,数字化建设是必然选择,也是在更大范围让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有效途径。

在广州黄埔的市民广场智慧公交站亭,智慧电子屏搭建了数字阅读系统,安装了黄埔区图书馆线上服务终端。人们只需点击屏幕,就可浏览图书馆的海量文化资源。当车辆进站时,读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屏幕上的二维码,进入黄埔区图书馆文化数字学习中心小程序,就可将这些信息资源轻松“打包”带走,且所有电子书籍不受借还书、阅读人数的限制。

“相当于公共图书馆搬到了公交站,等车时间免费看电子书,扫码还可手机‘带走’全本内容,感觉图书馆就在身边。”候车的市民小邓边说着,边轻点车站智慧电子屏,将屏幕中的电子书翻了个页。

阅读的“破界”连带着图书馆“出走”,这只是一个开端。如何让数字化阅读服务从散点开花走向百花齐放,如何在全市层面上建立统一的数字化资源平台,又如何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阅读文化的建设中?

广州一直在探索,从未止步。(●南方日报记者郑慧梓冯艳丹)

标签: 市民生活 阅读服务 资源平台 文化活动

推荐阅读

全球微资讯!吃花生能软化血管、清除垃圾?看完后,多年的疑问解开了……

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秋天正是食用坚果的

天天最资讯丨别让你的骨头比你先老!做好这几点,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说起骨质疏松很多人都对它有很大误区,认为:骨质疏松老年人才会得

“退款”冲上热搜!网友:是不是玩不起

10月31日晚“双11”大幕正式拉开 退款 这一话题冲上热搜第一!与往年

视讯!“最缺工”100个职业,排行发布

11月1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大

当前消息!才22岁,女孩突发脑梗!这个位置千万别乱按!

胳膊疼、颈部酸胀……这些小毛病街坊们肯定碰到过轻一点的就自己擦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时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