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茶两果+特色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图为马堤乡努丹茶园航拍图。 依托浓郁的民族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业,奏响致富新曲。图为龙脊镇黄洛瑶寨长发歌舞表演。 呵护绿水青山,发展生态旅游,换来金山银山。图为龙脊镇大寨村村民喜获旅游分红。
南山风能发电。
大力发展椪柑等富硒水果,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图为乐江镇柑橘喜获丰收。 加快瓢里镇上塘扶贫产业园等园区建设,推进工业振兴。 龙胜大力推进滑石、电力、新能源、木材等产业发展,促进工业产业提质增效。图为广西龙广滑石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目前全县共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6个,分别为龙脊茶叶、凤鸡、翠鸭、龙脊辣椒、地灵花猪和龙胜红糯。图为龙胜凤鸡养殖。
龙胜多山,重峦叠嶂,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梯田层层,森林辽阔,宜农宜林。林田之间,牧草、经济作物丰盛。如今,龙胜不仅大力发展农业产业,还冲破了山区的限制,用活丰厚的自然资源,工业和旅游业发展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格局。
近年来,龙胜各族自治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切实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主动挖掘新增长领域,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末的31.6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60.4亿元,年均增长8.4%;居民收入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068元增加到36304元,年均增长8.3%;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493元增加到13931元,年均增长12.0%。
通过产业发展,龙胜的经济实现了腾飞,龙胜人民也过上了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桂林日报记者刘健 通讯员韦吉阳 吴凯旋 谢永爱
农业生产持续稳定,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晚食风前鸟雀过,晴窗春水煮春茶。每到茶叶采摘季,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各大茶园一派繁忙。在海拔800米的马堤乡芙蓉村茶叶基地,云雾缭绕,茶树欣欣然吐露新芽。扑面而来的茶香令人沉醉。茶农们一双双灵巧的手在茶叶间翻飞。竹篓中碧绿的茶叶,在不久后就将被制成新茶,与爱茶人见面。
“趁着天气好,我们赶紧到山上来采摘茶叶,采得好的可以卖到60多元一斤,最低的也有40多元。”正在茶叶基地里采茶的苗嫂唐艳菊说,为了抢抓春时,不少采茶人索性将午饭都装到了茶园来吃。每人每天采3-4斤不是问题。采摘的当天下午就送到茶厂卖,根本不愁销路。
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马堤乡围绕“绿色崛起,茶韵之乡”的发展目标,坚持“把能种茶的地方都种上茶”,一举扩大了茶园规模。通过近五年的打造,该乡茶叶种植面积从2016年的900多亩扩大到现在的4300多亩,彭祖福摩海茶园、努丹茶园、芙蓉茶园等8大茶园在全乡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茶叶加工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有效地带动了区域农民增收致富。
进入秋季,沿着瓢平公路走进乐江光明村,路边田地和山岭上的柑橘树挂满了果实,一片丰收的景象。“这是椪柑,是目前乐江种植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品种。”乐江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告诉记者。乐江素有“柑橘之乡”的美称,种出的柑橘风味独特,品质上乘,从1986年引进种植开始,至今已有35年的历史。全镇共有4400多户,种植柑橘的就有2500户,主要集中在沿河的8个村。目前该镇柑橘种植面积1.5万亩,每年产果2万吨。
“种植不同品种的柑橘,结果时间也不一样,比如春有沙糖桔、马水桔,夏有夏橙、特早熟柑,秋有早熟柑、南丰蜜桔,冬有椪柑、脐橙等。村民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几种柑橘种植,整个乡一年四季都有柑橘卖,而村民一年四季都有收入,大家尽量让最小的梯田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一年下来估计有10万左右的收入。”果农韦永锋说。
近年来,龙胜坚持“两茶两果+特色养殖”和“一品两带三区”的特色农业发展思路,加大农业投入,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经济和特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农业基础体系也更加完善。截至2020年底,龙胜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园、点)170个,农业产业化组织累计达518个,全县完成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6个、有机农产品认证23个、农产品商标注册61个,龙脊梯田农业系统相继获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荣誉称号,乐江镇地灵村(龙胜红糯)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龙胜农业总产值由2010年末的9.68亿元增加到2020年末的27.79亿元。
打造工业振兴新格局,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攀升
蓝天白云、绿树鲜花的点缀下,位于龙胜三门镇的桂林桂广滑石开发有限公司的滑石矿区犹如一座绿色驿站。“经过经年累月的环境再造、退耕还林和生态恢复,才有如今的景象。”桂林桂广滑石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自豪地说。
“全国滑石看龙胜,龙胜滑石看三门。”长久以来,滑石行业流行的一句俗语道出了龙胜滑石的行业地位。在龙胜三门镇的大山深处开采滑石的桂林桂广滑石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滑石行业生产经营的重点企业,于2019年10月被确定为自治区的全国绿色矿山建设试点单位。
近年来,龙胜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产业培育为基础、以滑石加工为特色,实施工业振兴战略,工业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以推动龙胜滑石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该县科学编制了《龙胜各族自治县滑石产业规划(2021—2025年)》并通过自治区评审。通过持续深化“千企技改”平台建设,龙胜投入1.85亿元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华美滑石开发有限公司技改、源恒杉川木业有限公司扩建等11个重点技改项目。
工业方面,“新”的动能正在聚集。龙胜以技改、优化营商环境、园区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滑石、电力、优质水、竹木加工等生态产业蓬勃发展。
2020年,龙胜筛选生产经营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税收贡献大、主导产品突出、带动能力强、技术研发能力强的企业,制定了“一企一策”重点培育规划,合力扶持。同时,集各类生产要素,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力争在工业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
近年来,龙胜坚持工业产业提质增效,大力推进滑石、电力、新能源、木材、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发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19家。202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22.17亿元,工业增加值达8.81 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 16.63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6.71 亿元。
今年以来,龙胜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姿态,全力强化产业链、强化龙头企业、强化园区建设、强化项目,全面提升工业发展质量效益。今年1-9月,龙胜完成工业投资3.9083亿元,同比增长3.24%,预计全年工业投资完成5.8523亿元;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2.38亿元,同比增长6.4%;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5.16亿元,同比增长4%,预计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完成16.0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6.48亿元。
龙胜工信和商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龙胜将充分利用自治区支持龙胜滑石产业发展若干措施,谋划符合滑石产业链发展的招商项目,重点引进化妆品、医药、食品、塑料等下游产业。同时,依托县内丰富的风力资源,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打造广西绿色能源产业基地;其次,依托养生资源,发展生态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和开发保健生态食品等产业;加强产业园建设,发展高、尖、新企业,形成“产业园引企业、产业园聚产业、产业园促就业、产业园融城乡”的产业园发展新格局。
旅游经济成为龙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半边铁锅半边屋,半边床板半边窝”是过去龙脊梯田金坑片区瑶族同胞生活的真实写照。2002年,当地人均纯收入仅有300多元,村民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当地群众过着“捧着金饭碗,到处讨饭吃”的尴尬生活。“金坑”这一让人有着丰富财富遐想的名字,当年却成为贫穷的代名词。
近年来,龙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核心产业、品牌产业和生命产业来发展,按照“全县大景区,全域大旅游”的规划思路,通过景区辐射、能人带动、村寨联盟等发展模式,突破交通瓶颈,夯实发展基础;深耕“文化+旅游”,实现产业融合;推进旅游扶贫,实现共建共享。
“现在唱歌跳舞不但可以养家,还可以发家致富。”村民潘凤飞说,7月份,歌舞场的大嫂们每人分得4000多元。2019年,黄洛瑶寨接待游客19万人次,全屯实现旅游歌舞表演收入660余万元,销售工艺品收入253万元,每户歌舞表演分红1.2万至2.9万元不等,仅旅游这一项给黄洛人民带来每年每户7.2万余元的收入。
“旅游让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了。”潘红妹说,黄洛红瑶群众从最早帮助客人带路上龙脊梯田观景,到打破千百年传统解开包裹严实的长发,然后在木楼堂屋进行简单的民俗表演,再经过旅游相关部门多次的提升打磨,成就了今天的“天下第一长发村”旅游品牌,随着旅游环境的不断改善,黄洛瑶寨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群众旅游收益年年攀升。
近年来,龙胜按照“以县城为核心,以龙脊、南山为重点景区,建设苗瑶侗壮四个民族小镇,发展五个健康养生景区”的规划,重点实施“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康养文化+旅游”的发展战略,以旅游引领乡村振兴,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以串联10个乡镇80%行政村的“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为基础,以民族村寨为落脚点,每个乡镇打造一个景区。
“要让乡亲们坐在家里当老板,不要在门口当挑夫。”大寨村率先搞农家乐的潘保玉告诉记者,伴随着龙脊梯田名气的提升,前来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经营旅馆、饭店的村民也逐渐增多,如今,大寨村280户就有166家旅馆,每家旅馆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
“种田种风景,穷山变金山。”大寨村原村支书潘保玉感慨道,通过发展旅游,当地村民如今成了“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村民们纷纷走上了致富路,2019年大寨村旅游分红720万元,共有271户1232人获得分红,户均2.65万元人民币。
像大寨村一样成为“度假村”的,在龙胜比比皆是。据了解,如今该县高标准打造金竹民宿、平安壮寨、黄洛瑶寨、张家苗寨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县发展农家乐350余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2.5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5万人。
随着龙胜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经济已成为龙胜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进程,有效激发全县人民发展旅游的内生动力,各民族村寨开发旅游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涌现出一大批“政府作主导,群众为主体”的旅游发展新典型。旅游扶贫助力脱贫攻坚的“龙脊模式”,为全国乃至世界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样本。
(图片由龙胜县委宣传部提供)
俗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秋天正是食用坚果的
说起骨质疏松很多人都对它有很大误区,认为:骨质疏松老年人才会得
10月31日晚“双11”大幕正式拉开 退款 这一话题冲上热搜第一!与往年
11月1日,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大
胳膊疼、颈部酸胀……这些小毛病街坊们肯定碰到过轻一点的就自己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