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少数民族艺术节舞台上,绵阳选送的这个节目为何让观众泪水盈眶?

  • 2023-04-05 12:54:48 来源:川观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4月4日晚,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在凉山闭幕,公布了获奖名单。其中,绵阳选送的节目《心鼓》获得非职业组第三名。

《心鼓》剧照

此前,这个节目参与展演时,让不少观众泪盈眼眶——26名表演者,都是来自绵阳市涪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听障少年。站在舞台上的他们,听不到音乐,仅靠着4名手语老师的辅助来掌握节奏,并完成所有的表演动作。

“孩子们太棒了!”得知获奖的消息,绵阳市文化馆副馆长、《心鼓》主创编导宋雨田忍不住有些激动。

这个编创于2021年的节目,讲述一群来自羌族地区的孩子,从小看到家人敲羌鼓、跳沙朗,十分疑惑一面小小的羌鼓怎会有如此大的魅力?他们把耳朵贴在鼓面上,希望能感受到羌鼓的力量,一次次尝试总是伴随着一次次失望。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孩子们装上了人工耳蜗,他们第一次听到了鸟鸣鸡啼,第一次听到了阿妈呼唤自己的名字,第一次听到了羌鼓声声……他们兴奋地拿起鼓槌,敲响了在心底沉寂多年的羌鼓。

《心鼓》剧照

“这个节目,来自于真实的故事,原型就在台上的表演者中。”宋雨田告诉四川在线记者。这个节目的编创并不容易,整个节目从灵感创意、动作创编、音乐创作、演员征集、排练等,差不多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才基本成型。“20多名演员来自于不同年级,覆盖了小学到高中。在排练时,既要协调他们的学业和课余时间,同时也要照顾到大家的身体状态。”

2022年,《心鼓》参加四川省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节线上展演,获得一等奖。此次参加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则是孩子们第一次在许多观众面前登上大舞台。“展演前,大家都很紧张,我们就安慰孩子们放松心情。”宋雨田说。

许多观众不知道的是,演出中,为了安全、防止脱落,孩子们需要取下人工耳蜗,佩戴特别制作的节目道具,表演中只能依靠手语老师的辅助,来感受音乐的节奏。表演完成后,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虽然台上的孩子们听不到,但能从观众的脸上表情,感受到那份热忱的回馈。

(受访者供图)

标签:

推荐阅读

少数民族艺术节舞台上,绵阳选送的这个节目为何让观众泪水盈眶?

2023年4月4日晚,四川省第九届少数民族艺术节在凉山闭幕,公布了获奖名单。其中,绵阳选送的节目《心鼓...

国色·清明: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丨一帧中国

清明既是春天的一个节气,也是重要的传统节日。

环球视点!大风+阵雨!成都气温将跌至个位数

注意!大风天气开始影响成都。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时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