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每日视讯:《Z世代数字阅读报告》发布 成都跻身Z世代最爱读书城市

  • 2023-04-22 19:10:29 来源:川观新闻

4月22日,距第28个世界读书日还有一天。阅文集团联合上海图书馆等发布《Z世代数字阅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以Z世代(泛指“95后”)数字阅读画像、阅读习惯、内容偏好及全球阅读趋势为切口,探讨Z世代对数字阅读内容及产业格局的深刻影响,回应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中国故事”的新使命与文化数字化新课题。

《报告》指出,Z世代已成数字阅读主力军。成都,是Z世代最爱读书城市之一。

全民开启数字阅读


【资料图】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接触数字阅读的成年人比例从2008年的24.5%大幅增长至2021年的79.6%;2021年,成年国民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为4.76本,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3本,数字阅读正在逐步撑起全民阅读“半边天”。

Z世代具备对“一屏万卷”阅读方式的天然适应力。阅文集团数据显示,2022年阅文新增用户中66%为“95后”;QQ阅读Z世代读者有93%在过去的12个月中阅读了至少一本书;年平均在读11.7本书,Z世代已经成为数字阅读的主力军。

《报告》显示,Z世代的阅读画像为数字阅读“随时随地”的特性,增添了更多可供解读的新意:从时间上看,2022年,Z世代阅读时长累计超过20亿小时,相当于读完2000万本《史记》的时间。Z世代最爱的阅读时间是中午和晚上,中午12点和晚上10点是阅读高峰期;从地域上看,广东、江苏、河南、山东和浙江位列Z世代最爱读书省份TOP5,长沙、重庆、北京、成都、广州则跻身Z世代最爱读书城市。

Z世代最爱看这些书籍

年轻人都在看什么书?《报告》显示,青春文学、文学、心理学、传统文化读物、科幻成为Z世代最爱的五大出版书籍类型。《龙王:世界的重启》《鲁迅全集》《自卑与超越》《论语》《三体》成为年轻人最爱的对应类型读物TOP1。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其他年龄群体,Z世代更关注自我成长和心理健康,心理学主题书籍成为年轻人最爱的TOP3类型。数据显示,2022年阅文心理学出版书籍新增读者中58%为Z世代,《自卑与超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提高情商的100种方法》是Z世代最爱看的TOP3心理学书籍。

2022年,《论语》《红楼梦》《西游记》成为年轻人最爱的传统文化读物,讨论度最高纪录则由《资治通鉴》创造,全年留下近15000条评论,充满了Z世代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2022年,Z世代在阅文累计评论超3000万,其中不少热度都贡献给了科普,如关键词“科学”出现超42万次,“AI”出现近40万次,“元宇宙”出现超4万次,“量子纠缠”出现超4000次等,《时间简史》《乡土中国》也分别成为年轻人最爱的科普和社科读物。

科幻网文热度大涨

精品内容是数字阅读长效发展的根本动力。网络文学作为数字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精品内容供给持续发力,用大量优秀作品引领年轻一代拓展文化视野、丰富精神世界。

网文作品不断打破订阅、月票纪录,获得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如《灵境行者》打破24小时首订及最快均订破10万纪录,《夜的命名术》成为首部单月百万月票作品,《择日飞升》两次打破网文单月月票纪录,《宿命之环》于今年接连打破网文评论最快百万纪录、24小时首订纪录。

在所有精品内容中,科幻网文成网络文学年度题材,是2022年Z世代的最爱。数据显示,近70%的科幻读者年龄小于30岁;2022年阅文Z世代阅读人次TOP3网文为《灵境行者》《夜的命名术》《深空彼岸》,均属科幻题材作品;《深海余烬》《泰坦无人声》《灵境行者》《夜的命名术》等4部网文作品更是一举荣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标志着网络文学真正实现了精品化高质量转型。

(本文图片由阅文集团提供)

标签:

推荐阅读

每日视讯:《Z世代数字阅读报告》发布 成都跻身Z世代最爱读书城市

Z世代已成数字阅读主力军。成都,是Z世代最爱读书城市之一。

周观天下丨美国监听联合国秘书长?类似丑闻不少了

今天,周观天下又与您见面了。每周六与您相约,纵观天下大事,我们不见不散!

焦点热议:运动蓉娃迎大运 2023年成都市首届幼儿“三大球”运动节开幕

来自成都各区(市)县以及德阳、眉山、资阳的56所幼儿园约1000名小朋友以及所在园教师、家长参加开幕式。

市州观察丨遂潼两地共青团联动发展 做好10件实事服务青少年_每日时讯

2023年,遂潼两地共青团将聚焦就业创业、志愿服务等热点问题,为两地青少年办好10件民生实事。

市州观察|蓬溪县:社会企业带动社区治理提升 老小区有了“新物业”

通过筹集社区资金,竹林桥社区注册成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书记为法人的社会企业,以自给自足的方式为社区排忧解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时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