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 正文

我是大运火炬手丨奥运冠军陈一冰:让世界了解中国,爱上成都_资讯

  • 2023-06-20 10:34:22 来源:红星新闻

6月20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深圳站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在深圳大学举行。奥运冠军陈一冰是本站的一名火炬手。在运动生涯中,陈一冰用稳定的表现屡屡为中国体操队夺得金牌。在吊环项目中,陈一冰因为动作优美舒缓且兼具难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的“吊环王”。北京奥运会上,陈一冰夺得吊环项目冠军。在伦敦奥运会上,陈一冰作为队长带领全队蝉联了男子体操团体冠军。


(资料图片)

感动很荣幸,火炬手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和传递

陈一冰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火炬手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和传递,被选为大运会的火炬手,他感到很开心也特别荣幸,“感谢组委会对我的认可和信任。大学生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我能切身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见证他们的梦想实现,对我来说也是一件幸运的事。”作为火炬手,陈一冰表示,他会以一个朝气蓬勃的状态、年轻拼搏的精神去展现当代年轻人的奋发和努力。同时他会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世界各地的每一个人,激励他们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作为退役运动员,也保持着对运动的热爱和追求

2010年广州亚运会,陈一冰是开幕式最后五位火炬手之一。13年过后,陈一冰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他已经从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华丽转身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目前,陈一冰任职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体操专业课。他对记者介绍,在大学授课的过程中,专业课对学生会更严格,从技术上要教他们如何解决难题,理论上如何完全理解这个动作。体操这个项目对柔韧性、灵活性、爆发力、协调性等是一个综合的考验。“对学生来说,学习新动作之前还要做好心理建设,摆脱对动作的恐惧感。体操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未来面对在生活中的其他挑战。”陈一冰表示,北京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未来有很大可能成为老师,他希望学生们能够用上自己在大学学到的知识,以更高的专业度教授给其他人。

陈一冰对记者说:“这次作为火炬手,也是一名退役运动员,我更想让大家看到,即使是退役运动员,也在保持着对运动的热爱和追求。希望大家看到的不仅是竞技,还有对运动的信仰和守护。”

陈一冰

有天时地利人和,运动员要把关注度转化为动力

2005年的土耳其伊兹米尔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陈一冰代表中国队出战。他对记者表示,单从体操这个项目来讲,是一个非常难比的项目,因为对手都是老面孔,只是换了一个场地再进行比拼,对运动员的心理压力和动作完成度会有更高要求。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将,他也对选手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既然这次我们是在自己家门口比赛,有这样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我们首先就要养精蓄锐做好准备,但因为是东道主,各界的关注度会更高,作为运动员要把这种关注度转化为动力,全力以赴的、全神贯注的、准确的做好每一个动作,不要受到外界的影响。”

下次来成都一定去看大熊猫,顺便打卡成都小吃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陈一冰夺得体操男子吊环冠军 图据IC photo

在陈一冰的印象中,成都是一个非常美好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饮食文化,城市的节奏也让人舒服,还有成都的市民也非常热情。他表示,下次来成都一定会去看国宝大熊猫,顺便去打卡成都的小吃!

“中国早已经向全世界展示了举办大型赛事的专业能力,”陈一冰充满信心,“这次的成都大运会,希望能够更好的向全世界展现我们的体育精神和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爱上成都这座城市。”他也通过红星新闻表达了对来参加大运会的运动员们的祝福:“祝他们能够在这里取得好的成绩,向着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更前进一步。”

红星新闻记者 裴晗 周瑶 摄影记者 刘海韵

编辑 包程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标签:

推荐阅读

我是大运火炬手丨奥运冠军陈一冰:让世界了解中国,爱上成都_资讯

6月20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深圳站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在深

每日快报!上海:到2025年,质量强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中国网财经6月20日讯据上海市人民政府网消息,上海市印发《质量强国建

三只松鼠:控股股东、实控人章燎源拟增持2000万元-3500万元公司股份

央广网北京6月20日消息(记者苗雁)6月19日晚间,三只松鼠披露公告称,

环球热头条丨去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在哪个机场下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离哪个机场近

1、地铁2号线龙阳路站下车,向北800米。2、地铁7号线花木路向东600米。

江华:瑶歌声声唱安全-全球视点

“忙又忙,管起果园真的忙,正中午得割草,坐起乘凉唱首歌,唱首歌儿大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时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