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今日热文:双城经济圈三周年丨三个视角 见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年来新动能跃升轨迹

  • 2022-12-30 06:04:21 来源:川观新闻

纵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起步建设三年间,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清晰可见。

一条曲线昂扬向上——去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达7.4万亿元、比2019年净增1.1万亿元,经济增长8.5%,领跑西部。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3.3%,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

一种新动能持续澎湃——去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川渝电子信息产业营收突破2万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7.2%。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由面到点、从外至里,勾勒出三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轮廓:不仅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变化,还有新动能澎湃。过去的三年,川渝两省市相向而行,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催生发展新动能,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向着“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目标坚定迈进。

打基础

12月13日,重庆长寿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微孔隔膜项目一期生产线开足马力。它们的客户,是遂宁、宜宾等地的锂电池生产企业。

长寿与遂宁、宜宾重大经济项目的联动,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年来相向而行的绝佳注脚。而“共建重大项目”,也是盘点过去三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时的高频词。

数据是最客观的记录者。2020年至2022年,川渝两省市共同实施重大项目数量分别达31个、67个、160个,投资总额分别为5563亿元、1.57万亿元、2.04万亿元。“数量逐年翻倍、金额连年上涨”的喜人势头,折射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起跑、加速、奔跑的前行轨迹。

变的不只是数量。仔细分析,年度共建重大项目投资占比,实现了最初的基础设施投资占绝对优势,到目前的产业、科技创新、消费项目“百花齐放”。以今年为例,72个共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项目不仅占总项目数的近一半,其5402亿元计划投资中有4197亿元投向制造业,彰显着筑基未来产业发展的雄心,这也是新动能的希望所在。

规模庞大、结构优化的重大项目,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了什么?

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基础设施领域。

交通这个“先行官”一马当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用、成渝客专完成提质改造,川渝间建成及在建的高速公路通道达20条,重庆、成都1小时“交通圈”“通勤圈”初步形成。

水利和能源两大领域同步推进。向家坝灌区一期、李家岩水库、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川渝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甘孜州南部光伏发电、天然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等开工建设,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不断加密织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用水用能“安全网”。

全新的基础设施、全新能源体系建设,为形成新动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强支撑

12月27日,四川彭山经开区内,刚刚投产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厂区门口,十辆货车缓缓驶出。半天后,这些材料将运达重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车间。

出发抵达之间,凸显出川渝之间日益密切的产业联系。放眼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动力源”的重要支撑,产业协作一直是三年来发力的重点。

优势产业被重点着墨。2020年开始,川渝就共同打造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4个万亿级产业先后“握手”。“握手”之后,双方打出整合资源、出台政策等“组合拳”。

电子信息产业的位势提升,印证了这套“拳法”的效果。去年,川渝电子信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2万亿元大关。今年,成渝地区电子信息先进制造集群被纳入全国第三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

“新赛道”上相向而行。抢抓“东数西算”、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等战略机遇,川渝两省市在整合内部资源的基础上,共同加速培育新业态。目前,国家顶级节点(托管与灾备节点)项目已落户成都,川渝两省市已建在建数据中心机架超36万个。

现代服务业瞄准“育新”。在消费端,围绕共建国际消费目的地,两省市持续创新多元消费业态,共同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出古遗址游、世界自然遗产游等10条主题旅游线,推动泸州市等市(区)纳入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在金融端,则编制联合实施细则,通过创新机制加快打造西部金融中心。

新驱动

“中科院成都分院科学城园区一期入驻总人数已超3000!”12月28日,中科院成都分院的年度总结大会上,一组数据让与会者倍感振奋:这里,已成为全省乃至国内人才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建平台与聚要素、活资源协同推进,三年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蹄疾步稳。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科技成果的“孵化器”,也是衡量区域科创能力的重要指标。11月23日,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在成都揭牌,四川4家天府实验室正式“组团出道”。三年间,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字号”科研平台也已揭开面纱。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集结号”正在吹响,“集结地”正是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等高能级载体。伴随着这些高能级载体的投用与充实,川渝两省市的创新格局不断优化。

这些载体的“成色”如何?

三年来,在川渝两省市,首台国产医用回旋加速器正电子药物制备中心、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建成投用,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中国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开工建设,电磁驱动聚变、跨尺度矢量光场、超瞬态实验装置等加快推进……不断落地的“首个”“国家级”重大科创科技基础设施,让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策源地初具雏形。

驱动这些载体和设施的,是一双双影响全国而又看不见的“手”。

数据显示,借助川渝科技创新合作计划等,两省市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市场主体共同申报实施重点研发项目60个,双向互派65名高层次科研人才顶岗锻炼,联合培养博士后9人。

三年来,通过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揭榜“以先投后股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等14项全面创新改革任务等方式,川渝两省市更多沉睡的科技资源、科技成果正在被激活。

标签:

推荐阅读

今日热文:双城经济圈三周年丨三个视角 见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年来新动能跃升轨迹

过去的三年,川渝两省市相向而行,牢固树立一盘棋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围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重点...

快讯:2022年“天府乡村”公益品牌年货大集活动启动

12月29日,2022年天府乡村公益品牌年货大集在成都天府广场热闹开市,共有来自21个市州的128家企业参展,...

世界最新: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行动 四川有奖征集燃气隐患问题线索

四川省将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在2023年4月30日之前,突出抓好元旦及春节前后等关键时点,其间将面...

环球百事通!四川“三查三化三优”专项行动已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42万余次

12月29日,全省三查三化三优专项行动总结会在成都召开。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时报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关注